> 要闻

弘扬兵团精神 品味兵团味道丨戈壁变良田 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兵团精神接力传承 -澳客竞彩

引语:70年来,兵团人栉风沐雨、扎根边疆,向沙漠要绿洲、让戈壁产硕果,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为深入挖掘兵团特色文化、打造兵团特色网宣品牌,即日起,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推出“弘扬兵团精神 品味兵团味道”系列主题报道,充分挖掘展示70年来兵团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一起了解田野里的高产“密码”。

皑皑天山,巍巍昆仑;茫茫戈壁,漫漫大漠。在祖国的西陲,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换防。这支队伍,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几十年来,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用热血铸就对祖国的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壮歌。

昔日瀚海戈壁,今日黄沙披绿、稻麦飘香、果树成行、银棉如山,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的真实写照。

八十四团七连职工罗新平有块不一般的小麦地,这块地创了师市冬小麦单产纪录,达870.8公斤。

图片3

当问及罗新平冬小麦高产的秘诀时,罗新平说自己是一个“粗人”,创高产就是运气好。可是,这个罗新平话“粗”,干活却一点也不粗。对于冬小麦种植,在他的心里步步都是精打细算。

冬小麦7月14日收割验收,7月25日翻地,10月1日完成冬小麦播种……翻开罗新平的笔记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他种植冬小麦的计划和完成情况。“种植冬小麦我觉得要抓好农时、衔接好每个环节很重要。”罗新平介绍道,小麦高产秘诀就是勤劳,任何一个环节衔接得紧密与否,都直接影响到冬小麦的产量。

2022年秋季,八十四团种植了5.3万亩冬小麦,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连队,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为实现冬小麦丰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2023年以来,五师双河市党委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培育、引进优质小麦品种,严格落实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引领政策。同时,积极组建师市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队,配套良种良法,落实落细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构建高质量群体技术路线,夯实小麦高产基础,为小麦丰产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八十七团四连职工陈龙龙种植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2023年也迎来了丰收:玉米单产达1416.1公斤,创师市玉米产量历史新高。

2023年,陈龙龙种植了132亩玉米,品种选用金粒1702,收获了近200 吨玉米。谈及高产秘诀,陈龙龙说,好收成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从种植品种、播种密度、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到耐密玉米品种鉴选、精量点播、机械施肥、节水减肥增产、无膜浅埋滴灌等玉米高产增效的关键技术的探讨研究,都离不开师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及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

“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给我指导帮助很大,比如在玉米拔节期进行化控,可以降低株高,降低倒伏的风险,同时可以增加光合利用率等等,教会我把握很多细小但很关键的点,非常感谢专家的帮助。”陈龙龙说。

在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中,师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先选地再选人、良种良机良法配套的总体思路落实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成立师级技术指导组,从犁地整地、播种、田间灌溉化控及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整个农作物生产全过程开展跟踪技术服务,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到实处。(李惠茹 石进玉)

来源:  责任编辑:邹钰坤

网站地图